大疆機場全天候守護工業園區,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工業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源,在工業化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其安全生產面臨著風險多元化、監管難度提升等新問題。傳統人工巡檢存在覆蓋范圍有限、效率不高等弊端,已難以滿足園區管理的實際需求。

而大疆機場與無人機正成為各類工業場景的高效助力,無論是大型集團制造企業還是中小型工業廠區,都能從中獲得高效賦能。


近期,江蘇蘇北拆解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旗下的拆解廠以及中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南鋼鐵”)引入了大疆機場、M350 RTK等設備,借助無人機智慧巡檢系統,實現了精準、高效、智能的巡檢工作,為園區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


蘇北拆解廠


兩臺大疆機場協同運作,構建智慧安防與光伏巡檢新模式


蘇北拆解廠的主要業務包括廢舊汽車、家電拆解以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等,廠區面積廣闊,人員和車輛流動頻繁,廠內堆放著大量金屬廢棄零件,廠房屋頂還安裝了眾多光伏發電板材。傳統人工巡檢無法全面、高效地覆蓋整個廠區,難以快速發現光伏故障,且人工進行高空作業存在較大風險。



為解決這些難題,蘇北拆解廠與大疆行業合作伙伴南京云瞰科技攜手,引入了兩臺大疆機場3無人值守設備,無人機作業范圍覆蓋整個廠區,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工作人員在司空2后臺規劃無人機作業任務,通過Matrice 4D進行5向傾斜擺拍,快速采集并掃描整個廠區的三維數據。這些數據會自動回傳至司空2平臺,生成廠區的精細化三維模型,為后續的航線規劃和精準巡檢打下基礎。



基于該三維模型,工作人員規劃了多條定時飛行航線,以滿足不同時段、不同區域的分級巡檢要求。

在日間作業時段,無人機每小時執行兩個架次的任務,每個架次時長10分鐘:一個架次進行紅外巡檢,監測異常溫度點;另一個架次以30米高度沿圍墻飛行,及時察覺陌生人員及車輛。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系統會及時發出告警,形成異常響應的閉環管理。



傍晚下班高峰時段,無人機在廠區出口處定點懸停并進行高空喊話,疏導交通,保障通行效率。



夜間作業時段,無人機每半小時飛行一次,每個架次22分鐘,重點檢查易發生盜竊的區域。無人機按照智能巡邏航線飛行,若發現異常,系統會直接將告警信息發送到相關人員的手機上,確保異常事件能得到及時處理。



周末則開展光伏巡檢專項工作,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的高清可見光與紅外鏡頭,精準識別光伏面板的污漬、熱斑、隱裂等缺陷。



在蘇北拆解廠,兩臺大疆機場3每天累計巡檢次數超過30次,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光伏巡檢效率提高80%,能夠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大疆機場3的智慧巡邏,讓廠區安防從“被動防御”轉變為“主動預警”,有效解決了盜竊和危廢管理等問題,為安防和生產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


中南鋼鐵


大疆機場與無人機靈活組合,實現管道巡檢數字化革新


中南鋼鐵作為大型鋼鐵生產企業,廠區內管道網絡密集交錯,覆蓋面積達8.32平方千米。傳統人工巡檢存在三大不足:一是管道的隱蔽部位(如上方、背面)難以覆蓋;二是廠區面積大,因人力不足導致維護工作滯后;三是面對火災等突發事件時響應較慢,存在安全隱患。



在國家推進能源產業“智能巡護管網”“數字化鋼廠”建設的大背景下,該鋼鐵廠與大疆行業合作伙伴深圳天空領域合作,引入了兩臺大疆機場2以及M350 RTK、禪思H30T等設備,實現了巡檢工作的數字化升級。


工作人員為大疆機場2規劃了自動巡邏航線,航線覆蓋主要作業區域及管道路徑,無人機每天巡檢2-3個架次,其余時間用于應對突發的緊急情況。此外,地面飛手使用搭載禪思H30T的M350 RTK,對突發區域進行輔助監察,確保對突發事件能高效響應。



無人機采集到的數據實時回傳至司空2平臺,系統通過智能檢測,快速定位管道老化、化學氣體液體泄漏等隱患,經過后臺及人工復查后整理入庫。



大疆機場全面覆蓋廠區,對生產環境及設備狀態進行常態化、全天候的自動巡邏,遇到突發事件能快速響應,飛往現場實時回傳畫面,為突發事故的指揮處置提供第一時間的高空視角,協助指揮中心進行人員調動,防止二次事故發生,保障安全生產,實現降本增效。



未來,隨著技術的持續升級和深入應用,大疆機場將助力各類工業園區實現從“人防”到“技防”的實質性轉變,筑牢安全生產的防線,為工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大動力。


分享到:
點擊咨詢